一、談判的基本概念與理解
談判是一種復雜且多維度的活動。從沖突角度來看,談判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參與方,在外在沖突存在的情況下,試圖協(xié)商采取協(xié)調行動來實現(xiàn)比單方行動更好的結果,為此而進行的機會主義性質的相互作用的過程。這意味著談判不是單方面的強制要求,而是多方在存在矛盾沖突時尋求合作的互動。
從目標方面理解,談判是一種藝術,一種交易行為,需要相互洽商來尋求共同利益。比如在商業(yè)合作中,雙方都有自己的目標,可能是利潤、市場份額等,通過談判找到彼此利益的交集。
以手段理解談判,它是一種復雜的社會和心理過程,談判者必須用比較技巧的方式來應對,而且能夠為對方設想,以求得各方的平衡。談判者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利益,還要兼顧對方的需求,這樣才能達成有效的談判結果。
二、談判前的準備內(nèi)容
- 自身與對方的了解(知己解彼)
- 這是談判準備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要對自己的優(yōu)勢、劣勢、底線等有清晰的認識。例如在商業(yè)談判中,企業(yè)要清楚自己的產(chǎn)品成本、市場定位等。同時,也要深入了解對方,包括對方的需求、利益訴求、可能的談判底線等。比如如果對方是一家企業(yè),要了解其經(jīng)營狀況、市場戰(zhàn)略等。
- 地點的選擇
- 談判地點的選擇看似簡單,實則有很大的學問。合適的地點可以為談判帶來一定的優(yōu)勢。比如選擇自己熟悉的主場,可能會讓自己在心理上更有底氣,并且可以更好地利用主場的資源,如方便的會議室設施、熟悉的周邊環(huán)境等。而選擇在中立地點談判,可能會給雙方一種公平的感覺,減少一方因主場優(yōu)勢帶來的心理壓力。
- 擬定談判計劃書
- 談判計劃書是談判的行動指南。它應該包括談判的目標、談判的步驟、可能的策略等。例如,在商務談判中,目標可能是達成一定金額的合同,步驟可以包括開場的寒暄、正式議題的討論順序、可能的讓步階段等。談判策略方面,要考慮如何應對對方的不同反應,是采取強硬策略、溫和策略還是靈活多變的策略等。
三、談判過程中的策略與心理現(xiàn)象
- 始談階段
- 在談判的初始階段,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。這涉及到談判者的形象、態(tài)度等方面。例如,談判者的著裝要得體,態(tài)度要積極而專業(yè)。同時,這個階段也要進行一定的試探,了解對方的態(tài)度和初步想法,但又不能過早暴露自己的底線。比如可以通過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來引導對方發(fā)言,像“您對這次合作有哪些初步的想法呢?”
- 摸底階段
- 這一階段主要是深入了解對方的真正需求和利益所在。談判者要善于觀察對方的言行舉止,從中發(fā)現(xiàn)線索。例如,對方在談到某個條款時特別強調或者表現(xiàn)出猶豫,這可能就是他們比較關注或者存在顧慮的地方。同時,要注意避免被對方的表象所迷惑,要透過現(xiàn)象看本質。
- 僵持階段
- 僵持階段是談判中比較困難的時期,雙方可能在某些關鍵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。此時,談判者要保持冷靜,避免情緒化的反應。比如不要因為對方的強硬態(tài)度而憤怒或者輕易讓步??梢圆捎靡恍┎呗裕鐣簳r轉移話題,緩解緊張氣氛,或者重新強調雙方的共同利益,引導雙方回到合作的軌道上來。
- 讓步階段
- 讓步是談判中不可或缺的環(huán)節(jié),但讓步需要有策略。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讓步底線,不能無原則地讓步。例如,在價格談判中,企業(yè)要清楚自己的成本和利潤空間,在這個范圍內(nèi)進行合理的讓步。同時,讓步要講究時機和方式,可以采用逐步讓步的方式,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誠意,也讓對方覺得每一次讓步都是來之不易的。
- 促成階段
- 在談判接近尾聲時,要及時捕捉促成交易的信號。例如,對方開始詢問合同簽訂的細節(jié)、交貨時間等具體事宜,這可能就是他們有合作意向的信號。此時,談判者要果斷地推動談判的完成,總結雙方達成的共識,明確未解決的小問題并盡快解決,確保談判順利達成結果。
四、談判中的心理效應與心理現(xiàn)象
- 心理效應
- 暈輪效應:在談判中,人對事或者某人好與不好的知覺印象會擴大到其他方面。例如,如果談判者對對方的某個優(yōu)點印象深刻,可能會對對方在其他方面的表現(xiàn)也給予過高的評價,從而影響談判的判斷。
- 先入為主:人們習慣于在沒看到結論之前就主觀地作判斷。這就要求談判者在談判中要保持客觀,不要被自己預先的想法所束縛,要根據(jù)談判的實際進展和對方提供的信息不斷調整自己的判斷。
- 首因效應(首要印象):在知覺認知中,第一印象決定人們對某人某事的看法。所以談判者在談判開始時就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言行舉止,給對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。
- 心理現(xiàn)象
- 文飾作用:談判者可能會為自己的行為或觀點尋找合理的解釋,即使這種解釋可能并不完全客觀。例如,在談判中自己提出了一個不合理的要求,可能會用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來包裝。
- 逃避:當遇到困難或者不利于自己的情況時,談判者可能會有逃避的心理,不想面對問題。但在談判中,逃避不能解決問題,需要積極應對。
- 反向作用:有時候談判者會表現(xiàn)出與自己內(nèi)心真實想法相反的行為或態(tài)度。例如,內(nèi)心想盡快達成交易,但表面上卻表現(xiàn)得很不著急。
五、談判中的人際關系處理
- 人際關系的尺度把握
- 在談判中,要把握好與對方的人際關系。有業(yè)務交情是必要的,但不要有太多私人交情,否則可能會帶來許多額外的要求。例如,在商務談判中,如果與對方建立了過于親密的私人關系,可能會在談判決策時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,而不是完全基于商業(yè)利益。
- 情緒的控制
- 談判者要避免情緒化。在談判過程中,尤其是在中期,要避免憤怒、焦慮等負面情緒。例如,當對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態(tài)度強硬時,自己不能被激怒,而是要冷靜應對,用理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(tài)度。同時,也要注意避免過度的興奮等情緒,保持平穩(wěn)的心態(tài)進行談判。
六、討價還價中的心理學
- 價格的心理效應
- 價格不僅僅是一個數(shù)字,它對談判者有著心理上的影響。例如,消費者往往會對整數(shù)價格和非整數(shù)價格有不同的心理感受。一個產(chǎn)品定價99元可能會比定價100元更容易被接受,因為99元在心理上給人一種更便宜的感覺。
- 報價的技巧
- 報價時要考慮對方的心理預期。如果報價過高,可能會讓對方覺得沒有誠意,從而影響談判的開局。如果報價過低,可能會讓自己處于不利地位。所以要根據(jù)市場情況、產(chǎn)品價值等因素合理報價。同時,可以采用一些技巧,如先報出一個相對較高(或較低)的價格,然后再根據(jù)對方的反應進行調整。
- 價格解釋的技巧
- 當對方對價格提出疑問時,需要有技巧地進行解釋。不能簡單地說成本高或者利潤低等理由??梢詮漠a(chǎn)品的價值、質量、服務等多方面進行解釋,讓對方理解價格的合理性。例如,可以說“我們的產(chǎn)品采用了先進的技術,能夠為您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收益,所以這個價格是物有所值的?!?/li>
- 討價還價的技巧
- 在討價還價過程中,要善于傾聽對方的意見,了解對方對價格的看法和期望??梢圆捎靡恍┎呗裕缫酝藶檫M,先表示理解對方的降價要求,然后提出自己的條件,如“如果價格降低,我們可能需要調整產(chǎn)品的配置或者服務內(nèi)容”等。也可以采用對比的方法,將自己的產(chǎn)品與其他類似產(chǎn)品進行比較,突出自己產(chǎn)品的性價比優(yōu)勢。
轉載:http://www.xvaqeci.cn/zixun_detail/139205.html